TEMU热点时讯 | TEMU加速从全托管向半托管转型
导读:据悉,TEMU计划在4月完成全量爆款商品从全托管(Fulfilled by TEMU)到半托管模式(Semi-Fulfillment)的强制迁移,TEMU将提供绑定功能并给予流量和核价支持,但是卖家需自行处理物流。这对卖家的资金链和物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一、全托管向半托管迁移的原因
美国近期对跨境电商的关税政策持续收紧,部分商品税率飙升至45%以上,全托管模式下中国直发的成本优势被大幅削弱。而半托管模式通过“美国境内发货”机制,可有效规避部分关税风险,降低综合成本。
此外,全托管模式下,跨境物流需10-15天,而半托管通过海外仓本地发货可将时效缩短至3-5天,甚至部分市场可实现“隔日达”。
与此同时,半托管模式的卖家拥有更多自主权,有助于TEMU筛选出真正具备供应链实力和资金能力的优质卖家,推动平台从“低价竞争”转向“品质竞争”。
多重因素叠加下,催生出TEMU平台要求卖家从全托管模式转向半托管模式的计划。
二、半托管模式或成主流趋势
随着全球电商竞争进入“精耕细作”阶段,半托管模式正成为行业新常态。无论是亚马逊的FBA、SHEIN的供应商自运营,还是TEMU的迁移计划,平台与卖家的分工正朝着“专业人做专业事”的方向发展:
- 平台聚焦流量运营、用户增长和品牌建设
- 卖家需构建自身在供应链管理、物流履约、合规风控等环节的核心能力
未来,跨境卖家必须建立自主可控的物流体系,例如通过海外仓本地化备货降低尾程成本,或借助数字化工具实现库存与订单的实时联动,才能在半托管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
三、TEMU半托管模式迁移建议
随着TEMU全托管模式向半托管的全面迁移,卖家需快速适应平台规则变化,以下是迁移到半托管模式的4个关键步骤。
1. 完成物流履约系统对接
- 登录TEMU半托管后台,进入【配送管理】模块,按平台要求创建发货仓库(需填写英文地址、邮编、联系人等信息)。
- 通过TEMU提供的授权链接与官方认证海外仓建立系统对接,确保订单信息实时同步。
2. 重新核算成本与定价策略
- 根据半托管模式下的物流费用(头程+尾程)、仓储费、关税等成本,调整商品定价,建议预留10%-15%的利润缓冲空间。
- 利用TEMU的核价工具验证定价竞争力,优先选择高毛利、低退货率的爆款商品迁移。
3. 测试物流链路与时效
- 分批次迁移商品,优先测试小批量订单的物流履约能力,验证海外仓发货时效。
- 监控退货率、差评率等指标,优化包装方案或更换物流渠道。
4. 利用平台流量扶持政策
完成迁移后,通过TEMU后台申请“半托管专属流量包”,优先推广已接入认证海外仓的商品。
四、选择履约海外仓的建议
半托管模式下,卖家需自行处理物流,且要本土发货,通过海外仓履约是必选项,以下是选择海外仓的几个建议。

1. 优先选择TEMU官方认证仓
- 认证仓与平台系统深度打通,可自动接收订单、回传物流单号,避免人工操作失误。
- 认证仓商品享受搜索加权和流量倾斜,曝光率提升20%以上。
2. 重点考核配送时效与覆盖范围
- 选择支持美国本土“2-5工作日妥投”、偏远地区“5-8工作日妥投”的海外仓,避免因超时罚款。
- 验证仓库是否覆盖目标市场核心区域(如美西、美东仓库分仓备货可降低尾程成本)。
3. 评估仓储成本与增值服务
- 对比入库费、仓储费(按体积/重量计费)、订单处理费等综合成本,优先选择“免仓租+阶梯式服务费”的灵活方案。
- 选择支持退货处理、换标服务的仓库,降低逆向物流成本。
4. 验证系统智能化水平
优先对接支持OMS/WMS系统,实现库存实时监控,根据库存数据合理精准补货。
五、仓盛海外仓的核心优势
面对半托管迁移的物流与资金挑战,仓盛海外仓作为TEMU官方认证仓,为卖家提供一站式仓储物流服务解决方案:
1. 矩阵型仓群布局
仓盛海外仓在美西、美东、美中、美南和美东南六仓布局,可覆盖美国本土98%的人口,卖家可根据订单分布,灵活进行单仓或多仓备货。
2. 智能管理系统
自研OMS与WMS系统,实时同步TEMU订单,快速处理订单的分拣、打包等流程,加快包裹出库。辅以仓储智能机器人的助力,还能减少人工失误。
3. 高效履约保障
在多仓有货的前提下,系统就近发货,提供2-5个工作日送达服务,满足平台时效要求,避免罚款风险。
TEMU半托管模式已是大势所趋,从短期来看,卖家需在2025年迁移窗口期内完成快速迁移,同时通过精选海外仓,可帮助卖家进一步降本增效。而从长期来看,卖家要通过数智化系统监控库存周转率、物流异常率等指标,持续提升供应链韧性。
结语:TEMU半托管迁移是卖家从“粗放铺货”到“精细运营”的关键转折。通过科学迁移策略与优质海外仓的协同,卖家不仅能化解短期压力,更能构建长期竞争力。